腸癌年奪5千命 過年「只吃不動」風險高 https://tw.news.yahoo.com/%E8%85%B8%E7%99%8C%E5%B9%B4%E5%A5%AA5%E5%8D%83%E5%91%BD-%E9%81%8E%E5%B9%B4-%E5%8F%AA%E5%90%83%E4%B8%8D%E5%8B%95-%E9%A2%A8%E9%9A%AA%E9%AB%98-061031543.html 記者陳鈞凱卅台北報導 6天春節長假,可別放縱大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17)天提醒,台灣每年有超過5000人死於大腸癌,關鍵因素正是「肥胖」與「缺乏運動」,春節假期若只顧吃喝,不愛動,大腸癌風險恐拉警報,尤其50歲以上民眾更是腸癌高危險群。 國健署99年起全面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去年接受篩檢的124.4萬人中,陽性個案就超過9.8萬人,進一步發現息肉個案數3.3萬人、大腸癌也有超過2100人。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大腸癌每年發生人數約1.4萬人,自95年以來已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同時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3位,而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到2倍,另有4分之1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無規律運動等。 國健署建議,民眾最好自己準備年菜,遠離豬、羊、牛等紅肉,以及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的加工肉品,這些食材通通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相反的,應多挑選2至3道蔬食或半蔬食菜色來增加年菜色香味;烹煮時盡量少油、少鹽、少糖,別吃溫度超過100度以上燒烤的肉類,才能避免誤食致癌物質「雜環胺」。 邱淑媞強調,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周至少達到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走路是最容易實踐的運動,只要每天走路1小時、時速6公里,6天下來就能輕鬆消耗超過1500大卡熱量。 只要腸胃道沒有不適,沒血便,就不需要做大腸癌篩檢?邱淑媞警告,大腸癌常無聲無息,等到症狀出現時,已經措手不及,50至74歲的民眾,可多利用每2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後續再進一步進行大腸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