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晚期「肺癌」新救星 「新標靶藥」可改善抗藥性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14348 2015-09-10 記者林惠琴卅台北報導 肺癌治療出現新救星! 肺癌是國內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其中5成以上為「非小細胞肺腺癌」,肺癌晚期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不到一年,就高達9成產生抗藥性,但在今年世界肺癌年會上,台灣參與一項國際研究指出,第3代肺腺癌標靶藥物,經人體試驗證實可有效抑制腫瘤,預計明年率先在美國上市。 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國內每年新增一萬多名肺癌患者,其中5成為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確診時多為晚期,5年存活率僅約3成。 如果基因檢測變異呈現陽性,標靶藥物是常見的治療方式,可惜使用9至11個月後,幾乎多數患者都會因為癌細胞突變影響療效,產生抗藥性,造成治療失敗。 人體試驗有效 明年在美上市不過,蔡俊明指出,第3代肺腺癌標靶藥物針對210名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進行試驗發現,腫瘤抑制率達70.9%,疾病控制率91.5%,皮疹、腹瀉等副作用均下降,但究竟是「患者出現抗藥性,再接力使用第3代肺腺癌標靶藥物」?還是「一確診就做為第一線治療」?是未來要思考的重點。 蔡俊明強調,如果基因檢測結果未呈陽性,可採化療治療,但副作用經常使患者難以忍受,針對55名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進行試驗發現,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中位數無惡化存活期為8.4個月,較單純使用化學治療的3.8個月延長2倍,皮疹、腹瀉、肝毒性等副作用程度相對輕,結果也令人振奮,成為治癌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