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藥通報件數 4年暴增10倍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78272 2015-05-07 記者吳亮儀卅台北報導 缺藥真麻煩!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缺藥通報案件4年來暴增10倍,去年還有128件通報案;其中最缺的藥物是抗生素、局部外用製劑、抗癌藥等,食藥署研判,可能是生產門檻和健保給付不敷成本。 抗生素、抗癌藥、局部外用藥最缺食藥署表示,醫療院所通報缺藥後,會先了解有無替代藥,並協調其它藥廠支應或從國外進口藥品。 食藥署也評估,缺藥問題大致有3種因素,包括健保低價、國際原料短缺、國內藥廠提升機制等,食藥署也祭出因應,成立「台灣藥品短缺資訊網」解決問題。 食藥署科長潘香櫻表示,曾經通報的藥品像是抗生素用藥「特泯菌」、抗癌藥「Methotrexate」,前者適應細菌敗血症、尿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後者則是適應子宮類型的癌症或是兒童急性敗血症。 之前的問題 食藥署: 現已無缺藥另外,口服用藥則像是「奎尼丁」適應心律不整、「抗生素糖漿」適應小兒病症;眼科用藥如氯黴素及紅黴素,都是適應新生兒淋菌感染。 不過食藥署也強調,缺藥是之前的問題,目前已無缺藥,但重點是要協調機制,例如進口或找其它藥廠幫忙。 《外科失樂園》醫師作者劉育志曾多次撰文,批評健保壓低藥價,很可能讓越來越多藥廠離開台灣市場;劉育志對此表示,缺藥問題未來還是有可能繼續發生,藥廠不願明講原因,但因健保壓低藥價的確是非常有可能造成這種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