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生物科技發展協會|http://www.khba.org.tw
會員登入
記住帳號 自動登入
會員名錄
各式辦法
下載專區
留言板
您目前的位置:首頁 / 活動與新訊
台灣癌症時鐘加快 每5分26秒就1人罹癌
活動日期:2015.04.17
2015.04.17  

台灣癌症時鐘加快 每5分26秒就1人罹癌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71899

2015-04-15

 

大腸癌人數續增 連7冠

〔記者吳亮儀卅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昨日公布二○一二年新發癌症人數及排名統計,癌症時鐘再度調快,每五分鐘廿六秒就有一人罹癌,每二三三名國人就有一名罹癌。新增九萬六六九四名罹癌人數中,大腸癌連續第七年居首,多達一萬四九六五人,甲狀腺癌和食道癌則是首次入榜,值得警惕。

  • 2012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排行

    2012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排行

國健署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已七度居冠,且比前一年發生人數增加八七八人、增加六%,也是病患增加最多的癌症。國健署分析,主要應是民眾警覺心增加,願意接受大腸癌篩檢,當年就增加了卅三萬多篩檢民眾。

甲狀腺癌和食道癌昨天都是首次擠進了十大癌症排行榜,不過,甲狀腺癌和食道癌早在二○一○年的發生個案數,其實就已足以排進國人癌症前十名,但往年只統計強調「發生率」,並未計算「發生人數」,國健署昨天下午坦承疏失,強調甲狀腺癌和食道癌其實早已是十大癌症,呼籲國人要提高警覺。

甲狀腺癌食道癌 進10大

統計發現,女性罹患甲狀腺癌的機會是男性的三.三倍,且多是年輕女性;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這和肥胖、接觸輻射物質有關,至於女性為何較易罹患?原因仍待繼續探討。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進一步分析,肥胖和荷爾蒙、腺體疾病有關。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患者和肥胖有些正向相關,有甲狀腺癌的患者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多比較高,胖的人似乎罹患機會較高。

至於輻射為何也是危險因子?吳建遠說,根據國際研究,長期接受放射線治療容易引發喉、頸部的病變,但是否為甲狀腺癌的確切原因,仍待進一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排行第二的肺癌發生人數同樣增加六%,也是女性居多,增加的六三三人中,女性就有四九九人。國健署認為,若是空污導致肺癌,台灣男女呼吸同樣的空氣,應不至於出現性別差異,可能是家庭二手菸的暴露危險性及早期篩檢的普及。

飲食觀錯誤 肥胖易罹癌

邱淑媞說,台灣是「狩獵型飲食」,民眾常有「無肉不歡」、「靠吃減壓」等錯誤飲食觀念。分析資料顯示,過重及肥胖者比正常體重者更易罹患子宮體癌、女性乳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及肝癌等癌症,不能輕忽。

 

近年食安問題頻傳,與癌症發生有關嗎?邱淑媞表示,食品問題是零容忍,食品安全當然重要,「但即使是完全乾淨的食品,吃多了一樣會對身體造成負擔」。邱舉例,長期吃太多乾淨的純豬油,一樣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甚至大腸癌等發生機會,養成均衡、不偏廢的飲食習慣最重要。 

 

 

共有314筆資料 頁數: 第3頁(共16頁)
編號 標題 新增日期
1 Epigenetic Changes Drive Cancer 2024.01.03
2 類風濕性關節炎惡化幫兇,最新研究揪出關鍵蛋白質 2024.01.03
3 Study explores the intricate gut-brain-liver connection an.. 2023.12.21
4 20年首見!Arcutis脂漏性皮膚炎泡沫軟膏獲美批准 2023.12.21
5 You Are When You Eat 2023.12.06
6 六旬健康長者 尿道感染大腸桿菌 菌血入侵心臟 竟爆發類重度心.. 2023.12.06
7 Statins may reduce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rates 2023.11.29
8 默克藥廠在台擴大投資 成立製藥頂級實驗室培訓高端人才 2023.11.29
9 Study links lifestyle choices and gender to severity of fa.. 2023.11.28
10 Base editing, a new form of gene therapy, sharply lowers b.. 2023.11.24
11 AI for drug discovery is booming, but who owns the patents? 2023.11.22
12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Bacterial Transcription 2023.11.15
13 美生醫公司編輯基因降低膽固醇 預計2025年啟動2期實驗 2023.11.15
14 New nanocapsule treatment boosts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s.. 2023.11.01
15 Walking and Mediterranean diet may be the ticket to reduci.. 2023.10.18
16 The Vaginal Microbiome is Finally Getting Recognized 2023.10.11
17 奈米藥物治療年輕癌症患者的效果較差且可能產生終生副作用!! .. 2023.10.11
18 Epigenetic Marks May Cause Brain Tumor Formation 2023.10.03
19 Glycogen Metabolism May Play a Key Role in Pulmonary Fibro.. 2023.09.27
20 COVID boosters are back: what scientists say about whether.. 2023.09.19
上一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下一頁
版權所有©2006 高雄市生物科技發展協會 所有文字、資料禁止轉用
地址:高雄市中正一路120號14樓之3 TEL:(07)591-9569 / FAX:(07)591-9018 / e-mail: khba.tw@gmail.com
累積進站人數:3126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