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生物科技發展協會|http://www.khba.org.tw
會員登入
記住帳號 自動登入
會員名錄
各式辦法
下載專區
留言板
您目前的位置:首頁 / 活動與新訊
Cell:既长寿又健康也许并不难
活動日期:2015.01.26
2015.01.26  

Cell:既长寿又健康也许并不难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read.asp?page=2015123105945256

时间:2015年1月26日 来源:生物通  

生物通报道:多年以来MYC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这种转录因子能促进细胞增殖,在绝大多数人类癌症中存在过表达。然而,MYC健康的关系不仅是这么简单。一月二十二日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Myc基因只有一个拷贝的小鼠比野生小鼠活得更长而且更加健康。

为了研究细胞衰老,Brown大学John Sedivy团队建立了缺乏一个Myc拷贝的基因工程小鼠。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种操作并没有促进细胞衰老,反而延长了小鼠的寿命。“我们这些小鼠很长寿,而且相当正常和健康,”Sedivy说。

这一现象也令许多Myc研究者感到意外,“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MYC的正常功能及其在癌症中的作用,”Toronto大学的癌症生物学家Linda Penn评论道。“没想到它还与长寿有关。”

MYC是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的主要调控子,Penn解释道。据估计,MYC直接调控着15%20%的基因组。如果两个Myc拷贝均缺失,小鼠就会在胚胎期死亡。

Myc拷贝缺失减少了其编码蛋白(MYC)的表达。与正常小鼠相比,Myc杂合小鼠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5%,其中雌性小鼠寿命延长20%,雄性小鼠寿命延长10%。另外,基因工程小鼠比正常小鼠的体形小15%,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吃得少,实际上它们比正常小鼠吃得更多。

“这些动物明显衰老得更慢,”Sedivy 说“它们器官和组织的功能能够维持更长时间。” (延伸阅读:Nature:想长寿你需要胶原蛋白

生理差异

文章第一作者Jeffrey Hoffman博士,对Myc杂合小鼠进行了全面的健康评估,发现这些小鼠相当正常。目前的抗衰老方法大多存在一定的弊端。举例来说,雷帕霉素会提高小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其免疫功能。然而,Myc杂合小鼠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健康问题,而且能够正常繁殖。这些小鼠不会受到骨质疏松的困扰,能够维持更健康的免疫平衡和代谢速率,心脏纤维化较少,胆固醇水平较低。此外,Myc杂合小鼠的运动机能也比较好,而且更加活跃。

文章的另一位第一作者Xiaoai Zhao分析了与长寿有关的通路。研究显示,Myc杂合小鼠某些组织的蛋白合成减少,IGF-1信号传导发生了改变,营养和能量感知通路也和对照组不同。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小鼠寿命延长的具体机制,但这种机制似乎与热量限制或压力防御机制无关。

这项研究将为制药公司提供更大的动力,开发阻止Myc过表达的癌症药物。Sedivy指出,直接靶标Myc的药物除了治疗癌症以外可能还有更多的益处。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

2015(第四届)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及应用网络讲堂开始报名啦

J. Hofmann et al., “Reduced expression of MYC increases longevity and enhances healthspan,” Cell, doi:10.1016/j.cell.2014.12.016, 2015. 

 

 

 

 

 

共有314筆資料 頁數: 第3頁(共16頁)
編號 標題 新增日期
1 Epigenetic Changes Drive Cancer 2024.01.03
2 類風濕性關節炎惡化幫兇,最新研究揪出關鍵蛋白質 2024.01.03
3 Study explores the intricate gut-brain-liver connection an.. 2023.12.21
4 20年首見!Arcutis脂漏性皮膚炎泡沫軟膏獲美批准 2023.12.21
5 You Are When You Eat 2023.12.06
6 六旬健康長者 尿道感染大腸桿菌 菌血入侵心臟 竟爆發類重度心.. 2023.12.06
7 Statins may reduce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rates 2023.11.29
8 默克藥廠在台擴大投資 成立製藥頂級實驗室培訓高端人才 2023.11.29
9 Study links lifestyle choices and gender to severity of fa.. 2023.11.28
10 Base editing, a new form of gene therapy, sharply lowers b.. 2023.11.24
11 AI for drug discovery is booming, but who owns the patents? 2023.11.22
12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Bacterial Transcription 2023.11.15
13 美生醫公司編輯基因降低膽固醇 預計2025年啟動2期實驗 2023.11.15
14 New nanocapsule treatment boosts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s.. 2023.11.01
15 Walking and Mediterranean diet may be the ticket to reduci.. 2023.10.18
16 The Vaginal Microbiome is Finally Getting Recognized 2023.10.11
17 奈米藥物治療年輕癌症患者的效果較差且可能產生終生副作用!! .. 2023.10.11
18 Epigenetic Marks May Cause Brain Tumor Formation 2023.10.03
19 Glycogen Metabolism May Play a Key Role in Pulmonary Fibro.. 2023.09.27
20 COVID boosters are back: what scientists say about whether.. 2023.09.19
上一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下一頁
版權所有©2006 高雄市生物科技發展協會 所有文字、資料禁止轉用
地址:高雄市中正一路120號14樓之3 TEL:(07)591-9569 / FAX:(07)591-9018 / e-mail: khba.tw@gmail.com
累積進站人數:3123231